設計自己的人生遊戲

「時代再殘酷、再荒蕪,這一刻我們終於踏上歸途,不再辜負,與生俱來的自由天賦。」

—— 理想混蛋。《天真世界的叛徒》——

新冠病毒疫情改變了世界的遊戲規則

最近因為新型冠狀病毒疫情肆虐,全世界的經濟活動和個人生活都不可避免地受到影響。包含我所在的英國,許多國家的學校、餐廳和各種娛樂場所都被要求關閉,人們也要必須保持社交距離,大部分時間都待在家裡。公司企業發展出新的工作模式、人們在家工作(work from home)的一天開始有了彈性的時間規劃,人與人的互動重心也從應酬交際移回家庭當中。

對於在國外留學和工作的人來說,疫情嚴重衝擊了許多人的人生規劃。許多人好不容易貸款存錢出國留學,卻因為疫情必須要中斷學業。許多留學生在畢業後短暫的簽證效期中找到的實習和正職的工作機會,也因為公司無法正常運作而紛紛取消。有更多公司不敵疫情影響,業績下滑紛紛關門,連原本的員工都要承受被裁員的風險。對於這些原本胸懷大志,如今卻覺得世界天崩地裂的人來說,或許是時候好好重新思考如何重新面對新的社會秩序和環境,思考自己的未來規劃。

最佳的決策取決於遊戲規則

人生總是不斷在眼前的困境和規則中,試圖找尋最佳的選擇。每個人在人生中會遇到的問題和能選擇的選項都不盡相同,即便我們感覺到自己有完全的自主權,能夠自由選擇自己想做的事情,我們也只能在自己控制不了的有限規則下進行抉擇。以前在醫院工作時,我常在值班時到地下美食街的速食餐廳解決晚餐。我注意到,除了特定促銷餐點外,店員常常會提醒我,其他餐點都要等待十五分鐘以上,我還要等嗎?試想,會在充滿眾多食物選項的地下美食街,選擇到沒有座位的速食小店點餐的顧客,大多是相對趕時間的人,在店員提醒餐點要等待很久之後,大部分等待的客人也幾乎都會選擇店家可以快速出餐的餐點。如此一來,對於人手有限的地下街小店來說,可以減少其他餐點的備料,顧客也會開開心心地吃著「自己」所選擇的餐點。你覺得自己可以自由選擇的點餐內容,或許是被其他人精心設計過的。

這樣的學問,在經濟決策理論裡面,稱為機制設計(mechanism design)。跟探討在既定的規則當中,最大化自己的利益的行動者會做出什麼行為的賽局理論(Game Theory)相反,機制設計則是先決定希望看到人在遊戲中有什麼樣的行為,再回過頭來問,怎樣設計遊戲可以讓身在此遊戲的人按照我們設計的去行動。類似的概念在許多電影中諜對諜的場景常常看到,主角故意佈下各種環節,讓敵人的行為在自己設計的遊戲規則中,一步步引導落入陷阱當中。

最容易受到遊戲規則影響的人

人生如果像是一場遊戲,許多各領域所謂的「成功者」,就像是很會玩電腦遊戲的玩家,在遊戲設計者給定的遊戲規則裡,施展自己擅長的遊戲技術。求學時的學霸,了解到成績是學校這個遊戲裡主要的遊戲積分,於是認真鑽研、猜題、複習考試,以拿到高分;出社會後霸佔媒體焦點的年輕成功者,往往了解如何拼湊群眾喜歡追逐的個人特質要素:年輕、學歷、外貌、奮鬥過程、薪水業績等,創造自己的成功者形象。這些所謂的成功者,具備了幾個共同條件:他們需要清楚了解社會的遊戲規則,還要足夠在意遊戲結果,才會認真在社會誘因的設計下,成為社會想要他們成為的樣子。

反之,有許多人在成長過程中,會開始對體制提出質疑:想辦法得到好成績就會得到眾人的掌聲,贏得社會許諾的璀璨未來,但為什麼人一定要有好成績?好好賺大錢,家人朋友會對自己刮目相看,自己可以買豪宅開名車,度假享受美好的物質生活,但我為什麼一定要選擇賺大錢?他們對於社會主流價值來說,就像是明白知道遊戲規則,但卻不想贏得遊戲的怪異玩家。這些不輕易被體制馴化的人們,必須要承受一定「明明這樣做對你比較好,為什麼不這樣做」的離群壓力。這些精心設計的社會遊戲也會對這些人施予各種壓力,想要把這些「偏離常軌」的人,奮力擠回社會想要人們走上的道路上。其中有些人會麻木自己快步跟上,其他人則開始被社會邊緣化,接受嚴峻的社會孤立,接受最頑強的毅力考驗。

因此,最在意遊戲輸贏也最認真參與遊戲的「成功者」,是最容易被遊戲設計者控制,最容易成為別人希望自己成為的樣子的一群人。然而,也不是所有的成功者的能力都足夠時時跟上社會裡不斷變動的誘因。更多時候,面對現今變動劇烈的社會,這些人常常會感受到最劇烈的挫敗感,明明上一秒才奮力跑到終點,這一秒規則卻改變了,將終點移動到自己早已錯過的人生岔路。許多父母從小灌輸小孩的價值觀,只要一路往前衝,取得學歷、考取證照、進入人人稱羨的工作職位,人生就會一路順遂。往往只有在他們衝過到終點時,才會發現等待冠軍的終點線和歡呼的群眾根本不存在那裡。

從獼猴行為看人生價值觀

我的研究主要使用獼猴來研究經濟決策的大腦運算機制,因此,研究初期需要花很多時間訓練猴子,教會他們學會玩我設計的「決策遊戲」,透過分配猴子喜歡的食物作為獎賞,讓猴子在追求最大報酬的策略下,做到我希望他能做到的行為。這時候,我就像是猴子的造世主,決定他的哪些行為可以得到獎賞,哪些不行。這樣的訓練需要天天進行,這時我就像是猴子的家教老師一樣,每天花好幾個小時訓練,持續好幾個月,放假回來還要重新幫他們複習,再根據學習狀況慢慢調整進度。

我的其中一隻猴子,對獎賞非常敏感,每次要給獎賞都會非常興奮,在訓練當中,只要達成任務後給他一點點的獎賞,就可以讓他沉迷於我設計的遊戲中好久好久。同時我訓練的另外一隻猴子,對於給他獎賞的人,會有很高的警戒心,不會隨意靠近獎賞,在遊戲中也不太會因為獎賞提高就跟著改變行為,反而常常忽略眼前遊戲中唾手可得的獎賞,希望趕快結束訓練,回去舒適的猴房裡享受自己的閑靜時光。有時候,後者甚至會不願意配合訓練,在遊戲中不斷分心,就像是幼稚園小朋友,不願意乖乖坐著上課,只想要跑來跑去到處玩耍。我時常納悶,為何後者不能像前者一樣聰明,他大可以乖乖配合訓練,好好享受獎賞,我也只需要一點點的時間就能完成訓練。

然而,仔細想想,很輕易就被人類用獎賞操控的猴子,或許在我設計給他的遊戲中,會得到比較高分,取得較多獎賞,就像是世俗價值中的成功者一樣。反之,不輕易接受獎賞而堅持做自己的猴子,在遊戲中表現會不如另外一隻猴子,眼睜睜看著眼前可以拿到的好處而不屈服,但他也因此能夠不受外界誘因輕易交換自己的自主性。我們又要怎麼斷定哪一隻猴子比較聰明呢?如果換作是你,又會想當哪一隻猴子呢?

從頂尖遊戲玩家到創造自己的人生遊戲

高中時,當我下定決心要念醫學系時,心中其實有個很關鍵的想法,但它卻在我這十多年來的各種訪談、詢問與經驗分享中,從來沒有被提及。一方面,或許覺得這是極為主觀也不夠完整的個人想法,另一方面,那時的自己也不太知道,一旦將想法說了出來,面對別人的質問,又要如何為自己純粹主觀的想法辯護?反正只要翻出每年醫學系放榜之後的報紙標題和報導內容,就能看見社會對於那些心心念念想擠進醫學系窄門的人們的既定模板和想像,那就讓他們看見自己想看見的形象就好了,誰又會在意這些人心中真正的想法呢?

高中的我對於未來一無所知,我只知道我想學習一項可以超越社會體制,不只是受到人為賦予價值的學問。醫學的價值當然有很多方面,但我關心的是:即便有一天資本主義崩毀了、貨幣不再存在了、人們移居到了外太空、心智可以上傳到雲端、人們可以無限複製器官不再會死亡,或許醫學的形式會不斷改變,但只要有人存在的一天,醫學的價值就會存在 —— 這種恆常存在的價值,深深吸引著我。至於其他人鼓吹可以賺大錢的熱門當紅科系,對我實在沒有太多吸引力。回想起來,原來當時的我就懷抱著一點抗拒社會體制的一絲想法,不再甘願只做社會遊戲裡的頂尖玩家。

結語

很快的,我的博士班學業也要告個段落,最近在家時,也開始思考關於未來的各種排列組合。我一直覺得自己的興趣很廣泛,但是也體認到未來的時間和精力總是有限,需要做些取捨。同時,我也發現很多眼前既定的工作選項,沒辦法容納自己的各種興趣和想法。然而,這個困擾最近出現一絲轉機。主要的關鍵在於,一旦我跳脫了職業的既定形象和限制,自己先找到理想生活的幾個關鍵因素,再試圖將這些因素組合起來,便發現自己能勾勒出一個職業的綜合體,創造出一個新的職業角色。換句話說,當我把人生的選擇題轉變為空白的填充題之後,便發現似乎有辦法在現有體制內,創造出可能兼顧自己未來幾年的時間規劃、生活、家庭和興趣的新角色。當然,這種別人完全不了解的新的工作角色,勢必需要投入很多心力去組合資源、去說服別人自己究竟想做些什麼,進而找到合作的夥伴和他人的支持。但至少這點想法持續點燃了像我這種「務實理想主義者」的一絲信心,證明了人在努力的過程中,能夠不需要太快向社會主流價值靠攏。

我們何其有幸生在一個能夠給予個人彈性去創造新的生活模式的世代,既然這個世代賦予我們更多的可能,我們也應該努力從擅長在別人的遊戲規則中求勝的得分者,進一步成為自己人生遊戲的設計者,為自己量身訂做自己最舒適的人生角色。未來的路還很長,與大家共勉之。

2 thoughts on “設計自己的人生遊戲

  1. 每次看你文章,都好像是在經歷跳脫出既定規則的過程。但我自己覺得兩種人,不論是社會規則下的成功者、還是保有自主堅持自己內心價值的人,都很值得敬佩。因為絕大多數的人們包含我在內,也都只是兩者其中的中庸之流,走在其中一條道路上,同時想另一隻腳跨在另一條路。但也有一種人如你,真的是能橫跨兩者,做到自我目標實現的人,也往往是社會中的成功者。一切還是取決於能力,還有看世界、人生的高度。相較於你的高中生活,我整整晚了十年才意識到這件事。但結論跟你某為類似,也許是斜槓、也許是在不同想要做的志業間取得平衡。總之,君子不器,總感覺人的一生,或是當下的一段時間裡,只能有一種志/專業、一種生活模式、甚至是一種感受也太過乏味,也並不是我想要的生活。

    你選的歌真的很貼,我也推薦你我最近最常聽的歌手,許鈞。

    Like

  2. 每次看你文章,都好像是在經歷跳脫出既定規則的過程。但我自己覺得兩種人,不論是社會規則下的成功者、還是保有自主堅持自己內心價值的人,都很值得敬佩。因為絕大多數的人們包含我在內,也都只是兩者其中的中庸之流,走在其中一條道路上,同時想另一隻腳跨在另一條路。但也有一種人如你,真的是能橫跨兩者,做到自我目標實現的人,也往往是社會中的成功者。一切還是取決於能力,還有看世界、人生的高度。相較於你的高中生活,我整整晚了十年才意識到這件事。但結論跟你某為類似,也許是斜槓、也許是在不同想要做的志業間取得平衡。總之,君子不器,總感覺人的一生,或是當下的一段時間裡,只能有一種志/專業、一種生活模式、甚至是一種感受也太過乏味,也並不是我想要的生活。

    你選的歌真的很貼,我也推薦你我最近最常聽的歌手,許鈞

    Like

Leave a Reply

Fill in your details below or click an icon to log in:

WordPress.com Logo

You are commenting using your WordPress.com account. Log Out /  Change )

Twitter picture

You are commenting using your Twitter account. Log Out /  Change )

Facebook photo

You are commenting using your Facebook account. Log Out /  Change )

Connecting to %s